食在好安心

農產品產銷履歷標章
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
=台灣良好農業規範實施及驗證+履歷追溯體系
種植、養殖及加工過程皆有詳細記錄, 能有效追蹤,防止標示與資訊的誤認,有助於交易公平化,明確各階段相關事業之責任。
臺東以前也沒人種釋迦,在民國六十六年以前,柑橘和鳳梨才是臺東的重要經濟果樹,直到有一次夏季颱風直撲臺東,把一些釋迦樹的枝條吹斷了,農民意外發現斷枝處竟然重新長出新芽,開花結果後,果實還比之前生產得還要碩大肥美。有了這個新發現,臺東農民便開始研究人為剪枝的技術,想辦法讓釋迦在冬天也能結果,
依據台灣「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所推動的自願性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即結合上述兩大國際農產品管制制度,同時採取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aiwa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簡稱TGAP)的實施與驗證,以及建立履歷追溯體系。簡言之,購買使用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如附圖)的產銷履歷農產品,不只可以從「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http://taft.coa.gov.tw)」查詢到農民的生產紀錄,也代表驗證機構已經為您親赴農民的生產現場,去確認農民所記是否符合所做、所做是否符合規範,並針對產品行抽驗,而每一批產品的相關紀錄也在驗證機構的監控下,嚴格審視,一有問題就會馬上處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履歷資料造假的風險,並且有效管控生產過程不傷害環境、產品不傷害人體。
標章說明
- TAP為Traceable Agriculture product之縮寫。
- 中心圖案以綠葉代表農產品、雙項流程箭頭代表追蹤、追溯、G字形代表(Goodproduct)、心型代表安心、信心、放心等意象。
- 本標章為通過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之產品專用之標章。
建議連結

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
代表生產者符合安全用藥規範標章具有追溯性
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制度是為輔導農民正確使用農藥,建立責任生產觀念,提供消費者安全衛生的優質國產蔬果。108年6月15日起落實標章制度整合,吉園圃標章退場不再使用。
農藥殘留問題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由於政府的努力及農友的配合,目前農藥殘留合格率已達96﹪以上。但因為農藥殘留是看不到、聞不到的,消費者屢有反應蔬果上宜有安全用藥標章,以供選擇辨識,另許多農民也反映政府除取締不合格之農產品外,對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定之農民,也應給予某種鼓勵,因而設計「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並制定嚴格之評審作業程序供蔬果產銷班等申請使用,粘貼或印製於蔬果包裝上,此標章代表品質的安全、農友的榮譽,消費者可放心採購,安心享用。
標章說明
- 「吉園圃」係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優良農業操作)之英文縮寫GAP之音譯,字體為藍色。
- 二片葉子為綠色(代表農業)。
- 三個圓圈為紅色,代表此產品經過「輔導」、「檢驗」、「管制」。
- 標章之下端編印9個阿拉伯數字識別號碼,以識別及追查吉園圃安全蔬果之生產者。
- 本標章照原圖比例製作成直徑分別為七公分、 五公分、二公分等大、中、小三種尺寸,以適用於不同包裝袋(箱)上,或更小尺寸,以直接黏貼於農產品上。

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
國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最高品質的代表標幟
CAS台灣優良農產品具有:1.原料以國產品為主。2.衛生安全符合要求。3.品質規格符合標準。4.包裝標示符合規定等之特點
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是國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最高品質代表標章。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本著發展「優質農業」及「安全農業」的理念,自民國78年起著手推動的證明標章,復於民國93年為整合農委會所推動之各類標章、標誌,研擬和公布「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認證及驗證作業辦法」,統籌以CAS標章來推動,CAS標章推行至今已普遍獲得國人的認同和信賴,並已逐漸成為國產優良農產品的代名詞,主要即是因為CAS優良農產品具有1、原料以國產品為主;2、衛生安全符合要求;3、品質規格符合標準;4、包裝標示符合規定等之特點。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CAS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升國產農水畜林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品質水準和附加價值,以保障生產者和消費大眾共同權益,並和進口農產品區隔;也期望能透過這樣的推廣與宣導,建立國產農產品在國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且能愛好使用國產品,進而提升國產農產品的競爭力。截至(95年6月)為止,CAS驗證品項計有肉類、冷凍食品、果蔬汁、食米、醃漬蔬果、即食餐食、冷藏調理食品、生鮮食用菇、釀造食品、點心食品、蛋品、生鮮截切蔬果、水產品、林產品、乳品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等16大類,如下表。凡申請驗證廠商及產品,須經學者、專家嚴格評核把關,通過後方授予CAS標章證明,產品均標示有CAS標章,保證CAS產品的品質安全無虞。
編號類別
- 肉品
- 冷凍食品
- 果蔬汁
- 食米
- 醃漬蔬果
- 即時餐食
- 冷藏調理食品
- 生鮮食用菇
- 釀造食品
- 點心食品
- 蛋品
- 生鮮截切蔬果
- 水產品
- 林產品
- 乳品
-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
建議連結

CAS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
台灣目前統一且唯一的有機農產品辨識準則
本標章係證明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在國內生產、加工及分裝等過程,符合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有機規範,並依法標示生產者名稱、電話及地址,以供追溯。
有機農業係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有機農業具有生產、生活及生態之特性,為三生一體之產業。推動「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全民農業。台灣的有機農業自民國 75 起,歷經籌備、試作、示範及推廣階段的發展,於 96 年 1月 29 日公佈「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迄今台灣地區有機農業產銷輔導已逐漸步入穩定發展階段。
依據96 年公佈之「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規定,有機農產品係屬強制 驗證管理。國產有機農產品、有機農產加工品申請條件與程序、審查程序、驗證 基準、標示方式、標章使用等驗證管理機制,是由「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 品驗證管理辦法」加以規範,而「進口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管理辦法」, 則是規範進口有機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之申請條件、審查程序、標示方式及相關 管理之辦法。
「有機轉型期」農產品農作物開始經驗證機構依驗證程序施行符合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基準之有機栽培管理,至通過有機驗證所需期間(短期作物如:蔬菜、稻米需有二年的轉型期,長期作物如多年生之果樹、茶樹等則需三年的轉型期)內所生產的農產品。這期間尚不能張貼CAS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可以張貼驗證機構核發的驗證標章,消費者仍可放心購買。